学校主页| 我的图书馆 今天是 3月26日 星期一 内蒙古艺术学院图书馆欢迎您!
首页 > 核心期刊

《世界美术》(季刊)2020年目录

发布时间:2020-09-23 09:42:09  作者:本站编辑  来源:本站原创  浏览次数:
《世界美术》(季刊)2020年第三期目录
·展览与思潮
从边缘天空到“疫常”世界——第22届悉尼双年展纵览 作者;孙峥
以爱之名——克里斯托和让娜-克劳德 作者:马天婵
涂鸦与城市:关于街头艺术、城市青年与艺术疗愈的新思考 作者:M.贾斯汀·麦克格雷尔;吴晶莹
直击罪恶:二战后西方的“大屠杀艺术” 作者:王洪义
·当代艺术与技术
技术决定论的内与外——麦克卢汉与当代艺术的技术思维 作者:赵炎
新媒体艺术的跨界视阈——雷菲克·阿纳多的数据绘画与雕塑 作者:赵宏伟
·设计批评
从工业4.0回望包豪斯 作者:周博
设计包容性的城市 作者:高晨莹
西方城市规划模型的迁移、转化和变型 作者:皮拉尔·玛丽亚·圭列里意大利;黄凯茜
·视觉文化研究
什么是图像?——玛丽-何塞·蒙赞访谈录 作者:黛安·斯科特;刘家辰
对于图像的再发现:新文化史中的视觉研究 作者:杨冰莹
·创作与评论
冯连生:心灵的历史 作者:易英
心中的诗意——写生、笔法与意蕴 作者:张大林
剥离中的形式 作者:张晓雪
·史与论
拉斐尔时代:盛期文艺复兴缔造者尤利乌斯二世的艺术赞助 作者:黄小茵
图像之后(二)——从培根与诺兰画作的争论谈起 作者:王琰
俄罗斯抽象艺术解析 作者:刘青砚
政治化的风景——19世纪以来法国自然主义风景画流行原因探究 作者:马芸
窥视孔与格子窗——文艺复兴透视再现的观看机制与理论范型 作者:彭筠

《世界美术》(季刊)2020年第二期目录
·展览与思潮
打破框架:汉斯·哈克的万物互联 作者:胡祎祺
探析艺术语言中的视觉符号与精神意指——以第12届光州双年展中“症状艺术”作品为例 作者:林源
城市精神视觉化研究 作者:林彤
饱蘸火焰的画笔——被忽视的艺术家安德烈·马松 作者:约翰·德夫曼;黄幸梅
·当代艺术与艺术家
再造经典——安东尼·卡洛的《特洛伊战争》 作者:段冬玲
你中之我:卡德尔·阿提亚的修复与重建 作者:薛菁
丹尼尔·里奇专访——彼时此刻 作者:伊万·皮瑞克;刘一雯
死亡、身体与回归——莎莉·曼恩摄影的一种阐释 作者:初伊洵
·视觉文化研究
在台风中看见女神 作者:张正平;刘家辰
“黄祸”下的“怪诞”男女形象:中日跨文化媒体解读 作者:张少倩
《西比勒》杂志:1960年代东德艺术摄影师们的另一种选择 作者:坎蒂丝·M.哈梅林;吴晶莹
·艺术与全球化
以瓷鉴名:德国“中国风”概念的形成、再现与接受 作者:吴若明
十七至十八世纪荷兰定制外销瓷装饰风格探析 作者:孙晶
·史与论
贝叶行动 作者:易英
风景画史与现代性的视觉表征——肯尼斯·克拉克的艺术史论研究 作者:林成文
修拉素描风格成因研究 作者:黄鸣芳
浮现的艺术史——1904年“法兰西早期艺术展”研究 作者:辛琛
《作为“符号形式”的透视》序评 作者:克里斯托弗·S.伍德;彭筠;


《世界美术》(季刊)2020年第一期目录
·展览与思潮
神话、叙事、隐喻与转化:马修·巴尼与《堡垒》作者:周纬萌
·当代艺术与技术
人工科学中的艺术作者:肯尼思·O.斯坦利;王兆/译
人工愚蠢与人类的终结作者:李·麦金农;郭梦丹/译
《造物:交互》:一个混合现实的社交玩耍空间作者:安德鲁·布拉夫;安德鲁·约翰逊;刘海平/译
·当代艺术与艺术家
原始性:重识贾斯珀·琼斯作者:卡特·拉特克利夫;张馨心/译
基普·欧墨拉德——重金属神灵作者:罗恩·英格利希;吴桐/译
双重意识——与杰弗逊·平德的对谈作者:劳拉·罗莱;王春苑/译
材料背后之精神性溯源:当代雕塑家安尼施·卡普尔作者:岳洁琼
·影像与观念
郊区未来主义作者:加文·克勒贝尔;刘晓萌/译
善于说话的摄影——讲故事的100张照片作者:安德鲁斯·穆勒-波利;李京泽/译
·批评理论与观点
“沃霍尔式重复”与观众对《死亡与灾难》系列作品的情感反应作者:杰森·卡斯;贝斯·哈兰德;尼克·唐纳利;贾浅烦/译
关于当代艺术边界问题的思考——“错构”理论解析作者:邹操
·设计批评
有机、综合与创新——莫霍利-纳吉芝加哥时期的设计教育思想及对当下中国的启示作者:朱橙
·史与论
多疑的多玛及早期基督教石棺的具身问题作者:帕特里克·R·克罗利;陈旷地/译
艺术如何无政府主义?——论关于毕沙罗的两种解读作者:诸葛沂
“新黑人”与“新政”——罗斯福新政时期的非裔美国壁画作者:张梦阳
“精确主义”再梳理作者:约翰·多尔夫曼;刘飓涛/译
情同手足:达利与杜尚的友谊作者:约翰·多尔夫曼;孟彤/译
执念·无限——以草间弥生旅美时期“性强迫”系列作品为例作者:常鹭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