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美术研究》(双月刊)2018年目录
发布时间:2018-06-06 16:18:28 作者:本站编辑 来源: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:
《美术研究》(双月刊)2018年第三期目录 | |
· 专题 | |
习近平文艺思想内涵研究 | 作者:高洪 |
· 百年校庆 | |
百年共创千秋业,五代同堂四月天——在百年校庆典礼上的致辞 | 作者:范迪安 |
· 探索与建树 | |
怀抱理想坚守初心——“徐悲鸿艺术大展”前言 | 作者:范迪安 |
悲鸿生命:徐悲鸿艺术大展——记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特展 | 作者:红梅 |
崇德问道广大精微——“徐悲鸿研究新视野论坛”综述 | 作者:王春苑 |
· 丝绸之路艺术研究 | |
湖湘地域出土唐代胡俑的艺术特色 | 作者:葛承雍 |
图形作为知识——十幅世界地图的跨文化旅行(下) | 作者:李军 |
从满文档案和美术史资料看清朝与哈萨克诸部关系史——以《哈萨克贡马图》源流为中心 | 作者:郭文忠 |
· 古代美术史 | |
论水宁寺唐代摩崖造像的中国传统雕塑语言运用 | 作者:王少覃 傅怡静 |
北宋文人士大夫绘画品评影响研究 | 作者:陈思 |
庐山泉瀑及其绘画研究 | 作者:翁志丹 |
· 近现代美术史 | |
从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中国近代书画看20世纪初的中日美术交流 | 作者:陈雅婧 |
· 美术评论与理论 | |
儒家器物观与中国传统艺术造型 | 作者:文韬 张伟 |
新前卫是一种范式重复吗?——论本雅明·布赫洛对新前卫艺术的辩护 | 作者:吴毅强 |
城市经验与民族认同:查尔斯·席勒的纽约画像 | 作者:李云 |
在材质美中释放心灵——论书画篆刻艺术中的材质与风格的关系 | 作者:连明生 |
危机之下重建批评——评《20世纪西方艺术批评文选》的雄心与实践 | 作者:王志亮 |
· 艺术教育 | |
把握机遇改革创新跨界融合面向未来——中央美术学院2017年本科教学改革研讨会综述 | 作者:吕明 |
“一带一路”视域下传统文化因素在新疆民族美术课程中的价值研究 | 作者:阿卜杜凯尤木·麦麦提 钱初熹 张志强 |
略论我国美术领域艺术硕士培养的现状与发展 | 作者:姚远 |
师范教育的现状与未来——来自第三届全国师范大学美术教育论坛的思考 | 作者:季海洋 |
· 创作与评论 | |
耦合科技语言的纤维与空间艺术 | 作者:黄燕 |
线条的审美与表达 | 作者:薛云祥 |
日本画于中国现代工笔画的可借鉴性探究 | 作者:钱陈翔 |
援疆艺记——在写生中追求“我的”艺术 | 作者:张振江 |
《美术研究》(双月刊)2018年第二期目录 | |
· 探索与建树 | |
可观、可感、可阅读的李桦艺术世界——“桃李桦烛——李桦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展”前言 | 作者:范迪安 |
桃李树下桦烛芳:关于“桃李桦烛——李桦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展”的策展思考 | 作者:蔡萌 |
布衣识高洁南冠客思深——怀念蔡仪先生兼论他的学术思想 | 作者:王宏建 |
· 校史研究 | |
廖静文忆徐悲鸿:从重庆到北京 | 作者:秦建平 赵晶/采访整理 |
· 美术评论与理论 | |
中国精神与东方审美 | 作者:殷双喜 |
德国当代艺术的新活力 | 作者:邵亦杨 |
· 古代美术史 | |
中国石窟中所见鬼子母像 | 作者:李翎 |
样式背后:省思北朝晚期风格之变 | 作者:张建宇 |
丁云鹏《释迦思惟出山像》考——兼谈丁云鹏晚岁画中的“枯木禅” | 作者:王中旭 |
· 丝绸之路艺术研究 | |
图形作为知识——十幅世界地图的跨文化旅行(上) | 作者:李军 |
· 近现代美术史 | |
南粤泥塑艺术的早期西传:广东艺匠奇官(Chitqua)研究 | 作者:施哗 Freerk Heule |
线质:心画的直接表征——从黄宾虹的艺术实践谈起 | 作者:王志勇 |
· 画论研究 | |
《历代名画记》中几则画家的考辩 | 作者:戴晓云 |
写意性,中国绘画的根本指向 | 作者:陶圣苏 |
“书画同源”与“以线廓形”——传统造型因素及方法释读 | 作者:张绍敦 |
· 文化遗产 | |
符号学视野下的西南少数民族图案艺术研究 | 作者:谢青 |
· 创作与评论 | |
对当代水墨人物画教学的思考 | 作者:高毅 |
也谈如何以摄影的形式再造观者的凝视 | 作者:周宏斌 |
覆盖岁月的符号——我对油画创作的感悟 | 作者:黄汉成 |
蓝之深处——冉献东铜版作品的一种解读 | 作者:曹天成 |
· 海外艺坛 | |
巴基斯坦公共艺术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| 作者:阿塞夫 李险峰 |
《美术研究》(双月刊)2018年第一期目录 | |
· 探索与建树 | |
刘斌&陈科:真实的回归 | 作者:范迪安 |
· 校史研究 | |
冯法祀:《刘胡兰就义》与“马训班” | 作者:曹庆晖/采访 秦建平/整理 |
抗美援朝运动中的中央美术学院 | 作者:司开国 |
· 古代美术史 | |
费城艺术博物馆藏徐渭花卉大轴研究——徐渭早期真迹及其学画时间、师承问题 | 作者:邵彦 许力 |
以画载道与艺术劝化——明宫内监金忠所刊两本版画考释 | 作者:高志忠 |
· 近现代美术史 | |
从“美术之弊”到“美育之效”一一吕激“美术革命”的批评视景 | 作者:曾小凤 |
传承与探索——第二代留俄美术家群体的现状分析 | 作者:李英武 古棕 |
20世纪以来中国画中女性形象的性别建构 | 作者:王鹏 |
精研传统文化自信的自觉坚守者——刘凌沧 | 作者:徐智川 |
20世纪早期中国美术的“写实”价值观——以技法科目相关认识为重点的考察 | 作者:牛漫青 |
· 美术评论与理论 | |
当代艺术的新形态——试论VR、AR、MR艺术的社会学基础 | 作者:宋刚 |
论信息时代的版权立法——以追续权立法为例 | 作者:周林 |
论德库宁绘画的“矛盾性”与“不确定性” | 作者:王鲲 |
平中不平:白描构造的微观空间 | 作者:马楠 |
· 设计艺术 | |
新中国·新风格:周令钊新中国视觉设计中的“新风格”研究 | 作者:赵静 |
“设计”考辨——对中国设计史的一种新认识 | 作者:应宜文 |
· 文化遗产 | |
“温都里纳”考——作为舶来品的清代金星玻璃 | 作者:李静 |
宗教图像的精神世界——水陆画的文化内涵与学术价值 | 作者:苏金成 |
· 创作与评论 | |
大匠运斤不拘绳墨——读沈克龙漆画 | 作者:长北 |
中国文脉的承袭——古原绘画创作评析 | 作者:温雅 |
平凡与琐屑——中国当代雕塑日常化倾向刍议 | 作者:李玉仓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