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学术月刊》(月刊)2018年目录
发布时间:2018-06-08 15:37:30 作者:本站编辑 来源: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:
《学术月刊》(月刊)2018年第六期目录 | |
远托邦:远程登录杀死了在场——维利里奥的《解放的速度》解读 | 作者:张一兵 |
柏拉图发生论思想初探 | 作者:王晓朝 郭笑雨 |
康德的两种道德目的概念——兼论一种康德式后果主义的可能性 | 作者:张会永 |
反制中美贸易摩擦和扩大开放 | 作者:郭美新 陆琳 盛柳刚 余淼杰 |
住房体制改革与中国城镇居民储蓄 | 作者:钟宁桦 朱亚群 陈斌开 |
中国经济发展的一般性、异质性及其引申含义 | 作者:高帆 |
“行政共同体”:对城市政府结构化过程的一种解释 | 作者:张翔 |
完善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行使人大监督立法的法理思考 | 作者:叶韫平 |
论作为语言事件的“中国基督教跨文化现象” | 作者:褚潇白 |
当代文艺学研究:在本质论与存在论之间 | 作者:赖大仁 |
图像的话语深渊——从古希腊和中世纪的视觉文化观谈起 | 作者:杨向荣 |
由清华简《芮良夫毖》之“五相”——论西周亦“尚贤”及“尚贤”古义 | 作者:宁镇疆 |
论近代上海作为中外利益共同体的意义 | 作者:熊月之 |
张元济赴日访书与民族记忆的修复 | 作者:周武 |
从救国至治国:国家视野下的近代中国铁路功能演化 | 作者:马陵合 |
访谈 | |
绘制更为通贯整体的学术地图——周武研究员访谈 | 作者:周武 张洪彬 |
《学术月刊》(月刊)2018年第五期目录 | |
关于公共阐释的对话 | 作者:张江 哈贝马斯 |
作为良知伦理学的“知行合一”论——以“一念动处便是知亦便是行”为中心 | 作者:吴震 |
佛教心灵哲学重构之我见 | 作者:高新民 胡水周 |
信息文明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| 作者:成素梅 |
行政主导的人力资本均衡可否持续:让历史告诉未来 | 作者:夏怡然 陆铭 |
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理论阐释 | 作者:何玉长 方坤 |
大数据时代政府宏观调控的思维模式 | 作者:何大安 杨益均 |
全球化、后工业化时代中的科学研究 | 作者:张康之 |
论行政规避法律 | 作者:张淑芳 |
中国城市公共空问生产的三重逻辑及其平衡 | 作者:陈水生 |
乡村自然史与激进现代性——《白鹿原》与“90年代”的历史源起 | 作者:陈晓明 |
诠释学的视域融合与西方文论的中国化 | 作者:郭勇健 |
“致太平”思潮与黄巾初起动机考——兼及原始道教的辅汉情结与终末论说 | 作者:冯渝杰 |
东晋时期东亚政局中的政治传统与权力运作 | 作者:李磊 |
孤虚术:中国古代军事占卜 | 作者:吕思静 |
信仰传统与现代性 | |
革命青年的修身与自治——以《袁玉冰日记》为中心 | 作者:于海兵 |
《学术月刊》(月刊)2018年第四期目录 | |
“尽心”与“养气”:孟子身心修炼的功夫论 | 作者:彭国翔 |
论“伪称”及其不理性 | 作者:张留华 |
产业政策、企业退出与区域生产效率演变 | 作者:杨汝岱 朱诗娥 |
从政府主导走向多元联动:“一带一路”的实践逻辑与深化策略 | 作者:盛垒 权衡 |
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城乡关系:历史脉络、阶段特征和未来展望 | 作者:吴丰华 韩文龙 |
新制起于南国:政治宪法学视野下的“东南互保” | 作者:高全喜 |
“共享经济”与公共政策融合的内在逻辑 | 作者:刘亮 沈桂龙 |
文学“统战”与当代文学在新中国的重建——以《亦报》场域中的“沦陷区三家”梅娘、周作人、张爱玲为例 | 作者:张泉 |
美学何去?门罗的跨文明比较美学之路 | 作者:代迅 |
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关系——基于文论史和文学创作的思考 | 作者:江守义 |
排日账与19世纪徽州乡村社会研究——兼谈明清社会史研究的方法与史料 | 作者:刘永华 |
近代道教之污名及其净化 | 作者:王东杰 |
• 信仰传统与现代性 | |
作为“枢纽”的庙宇:1920至1940年代村落场景中的“现代”与“国家” | 作者:沈洁 |
• 访谈 | |
在世界学术的整体中推进中国的人文学——彭国翔教授访谈 | 作者:彭国翔 王硕 |
《学术月刊》(月刊)2018年第三期目录 | |
• 先锋·路径·诗人·无政府主义(专题讨论) | |
试谈《野草》的先锋意识 | 作者:陈思和 |
战后日本《野草》研究的两种路径与一条副线 | 作者:赵京华 |
《野草》与日本——关于两个“诗人” | 作者:秋吉收 |
近代东亚的鲁迅《野草》批评——丁来东的《鲁迅和他的作品》及其学术贡献 | 作者:洪昔杓 |
儒学与实用主义:内在哲学旨趣及其多样展开 | 作者:杨国荣 |
法则与自由:康德定言命令公式的规范性阐释 | 作者:卞绍斌 |
去政治的政治哲学方案——马克思的“真正的民主制” | 作者:方博 |
新时代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:理论阐释与实践取向 | 作者:任保平 |
中小民营企业成为僵尸企业之谜 | 作者:方明月 张雨潇 聂辉华 |
最低工资规制与中国企业的市场存活 | 作者:魏下海 张天华 李经 |
离散主义:理论、方法与应用 | 作者:徐晋 |
冲突还是协调:协商民主与政治代表机制问关系分析 | 作者:段德敏 |
论汉代西部边疆上的《禹贡》地名 | 作者:牛敬飞 |
学术史中的话语演变与谱系构建——清代公羊学史与庄存与 | 作者:王鸷嘉 |
穿梭于红尘佛国:清初地方合作者的道德困境及其解脱——以李象坤之《痢庵集选》为中心 | 作者:李世众 |
消褪的激进政治与多元城市社会:1927至1937年的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 | 作者:蒋宝麟 |
• 述评 | |
现代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——从“类型”到“分波次” | 作者:王子夔 |
《学术月刊》(月刊)2018年第二期目录 | |
清末新政与共和困局(下)——民初中国的两头不到岸 | 作者:杨国强 |
“后合法性危机”时代的中国哲学史学科(笔谈) | |
关于中国哲学史学科合法性危机问题的再思考 | 作者:彭永捷 |
当前经学复兴的起因、表征和意义 | 作者:刘增光 |
政治哲学之于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范式意义 | 作者:张志宏 |
因果知识的德性转向:重审休谟主义与反休谟主义之争 | 作者:徐竹 |
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与误用——从哈耶克的知识分工理论看人类社会的货币控制 | 作者:韦森 |
不同方向收入变化下边际消费倾向的非对称反应 | 作者:张欣 臧旭恒 |
经济学面对的质疑与误解——基于学术案例的分析 | 作者:叶德磊 |
领土权:当代政治哲学论域中的理论图景 | 作者:朱佳峰 |
中国访民的理想型——立基于韦伯社会行动理论的本土解释 | 作者:刘正强 |
中国现代美学对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| 作者:金雅 |
复调的戏谑:《文房四友除授集》的形式创造与文学史意义 | 作者:侯体健 |
铁蹄下的“救亡式启蒙”——“艺文志派”的文化民族主义策略 | 作者:刘超 |
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法律中罪观念的影响 | 作者:周东平 姚周霞 |
“文以载政”:清末民初的“新名词”论述 | 作者:张仲民 |
• 综述 | |
中国新时代、新思想的国际解读——第七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综述 | 作者:姚勤华 胡筱秀 |
• 访谈 | |
追寻历史变迁中的因果与意义——杨国强教授访谈 | 作者:杨国强 张洪彬 |
《学术月刊》(月刊)2018年第一期目录 | |
• 特别推荐 | |
2017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| 作者:学术月刊编辑部光明日报理论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|
清末新政与共和困局(上)——民初中国的两头不到岸 | 作者:杨国强 |
解放政治学·生命政治学·无为政治学——现代性批判技术视角的旨趣和逻辑转换 | 作者:胡大平 |
荀子的道德动机论——由Bryan Van Norden与Davld B.wong的论争说起 | 作者:东方朔 徐凯 |
知觉为什么重要——基于亚里士多德主义美德伦理学的解释 | 作者:李义天 |
制度的本质、变迁与选择——赫维茨制度经济思想诠释及其现实意义 | 作者:田国强 陈旭东 |
新经济对经济学理论的挑战 | 作者:张弛 张曙光 |
当今世界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和人类大历史中的非农化转型 | 作者:胡景北 |
国际公共产品供给:加总技术下的制度安排与全球治理 | 作者:孟于群 杨署东 |
生产队集体劳动中的社员机会主义行为:表现形式与形成机理 | 作者:易棉阳 |
新审美主义初探——透视后理论时代西方文论的一个面相 | 作者:朱立元 张蕴贤 |
哪一个哈姆雷特:回到“以意逆志”上来 | 作者:高建平 |
王广义的中国波普艺术图像学——以《大批判:可口可乐》系列为分析对象 | 作者:周究 |
中华文明的基本特质 | 作者:马戎 |
神主序列与皇位传承:北齐太祖二祧庙的构建 | 作者:赵永磊 |
中国古代官方海洋知识的生成与书写——以唐宋为中心 | 作者:黄纯艳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