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校主页| 我的图书馆 今天是 3月26日 星期一 内蒙古艺术学院图书馆欢迎您!

《北京电影学院学报》(双月刊)2018年目录

发布时间:2018-06-04 10:12:34  作者:本站编辑  来源:本站原创  浏览次数:




《北京电影学院学报》(双月刊)2018年第二期目录


· 改革开放40年
关乎人文化成天下——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电影  作者:尹鸿
· 热点评论
2017年国产电影表演美学述评  作者:厉震林、罗馨儿
“中国故事”的原力觉醒——新世纪中国奇幻电影中传统文化原型的呈现  作者:程波
· 学术论坛
关于类型电影与艺术电影的对话  作者:周学麟、陈旭光
华语电影海外互联网传播的“网络榜单社群主义”——以英语电影网站IMDb Top 250电影榜单为中心  作者:王伟
弹幕电影:媒介与艺术的博弈与融合——论媒介语境下电影弹幕的三次生成  作者:李侃
政治谱系与生态的迁变——柏林国际电影节“政治性”的历史纵观  作者:崔岩、张启忠
电影局专资办数据在电影票房营销策划与决策模式中的应用  作者:郁笑丰
离心电影导论作者:(英)珍妮特·哈伯德/文 丁艺淳/译
现实的退场与“实在界”的回归:齐泽克的电影哲学  作者:戴宇辰
论戈达尔电影中的静态画面  作者:陈奇佳、钟美婷
· 创作札记
诗意地凝视——沃纳·赫尔措格访谈  受访者:(德)沃纳·赫尔措格 采访者:孙红云、徐亚萍
由电影《芳华》的摄影创作谈起——对话摄影师罗攀  受访者:罗攀 采访者:高杨、聂国群、茹纪晓
· 中外影史
媒介考源学:退化的诗学  作者:(德)托马斯·埃尔泽塞尔/文 竺萃/译
艺术与媒介的类考古学和变体学与电影  作者:(德)齐格弗里德·齐林斯基/文 李诗语/译
铜钿问题——上海电影人的经济生活与电影生产(1 9301 937)  作者:李镇
· 试听技术
不计代价——电影《至暗时刻》摄影创作分析作者:(美)菲尔·罗德/文 曾志刚、罗梦舟/译
虚拟拍摄中总体视觉造型观念的应用研究  作者:陈汝洪
· 教学研究
略论艺术类高校招生与教学管理的关系——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为例  作者:樊华、刘嫡、程珊珊
艺术类高校教师评价指标构建研究——以北京电影学院为例  作者:潘卓超
· 资讯
科技冬奥,北京8分钟——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圆满完成相关技术支持


《北京电影学院学报》(双月刊)2018年第一期目录


· 热点评论
精致的温情主义——影片《芳华》中的两个“冯小刚” 作者:王一川
运动的油画——《至爱梵高·星空之谜》的表达与呈现作者:李剑平
袁和平:坚守线性叙事原则的动作设计大师作者:刘实
· 创作札记
电影是一个非常自由的世界——鬼才导演园子温访谈 作者:园子温、横滨丰行
电影是属于一个人的作品——对话导演蔡明亮作者:蔡明亮、霍廷霄
· 学术论坛
刷脸时代的艺术边界重塑  作者:黄鸣奋
跨媒介性:多重性的描绘作者:(法)热拉尔·勒布朗/文 张艾弓、赵越/译
因果解释与叙事——诺埃尔·卡罗尔的叙事联系理论及其争论 作者:黎萌
数字电影技术:走出主体性危机的现代艺术契机作者:钟锦
数码爆破:动力学电影特效的美学特征作者:陈涛
· 中外影史
时代的背影——从《天明》对《忠节难全》的本土化改造看国家话语建构的失败 作者:齐仙姑
恐怖电影与意识形态:关于《夜半歌声》(1937)的精神分析式解读作者:周舒燕
“十七年”越剧电影与沪港两地电影交流——兼论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的戏曲银幕化改编  作者:许元
论民国时期德国乌发公司电影在上海的传播与接受  作者:熊鹰
· 编者按
玻璃眼作者:(意)莱奥·隆加内西/文崔艺璇、姚远/译
关于电影的一些想法作者:(意)西柴烈·柴伐梯尼/文 崔艺璇/译
萨拉曼卡国会的萨拉曼卡宣言暨决议 作者:(西)胡安·安东尼奥·巴尔登/文 张立娜/译
锡切斯宣言作者:(西)曼努埃尔·雷维尔塔等/文 王伟/译
自由电影宣言作者:自由电影委员会/文 张立娜/译
电影序言作者:(英)雷蒙·威廉姆斯/文 刘思宇/译
· 国别研究·英国遗产电影
遗产电影批评概述 作者:李二仕、杨一红
有关遗产电影的议题和讨论作者:(英)约翰·希尔/文 欧阳霁筱、李二仕/译
再现英国国族过去:遗产电影中的怀旧和拼贴作者:(英)安德鲁.希格森/文 李二仕/译
· 试听技术
《银翼杀手2049》幕后制作解析作者:(美)乔·福特汉姆/文 曾志刚、罗梦舟/译
· 教学研究 
电影前期制作方略作者:张会军、吉亚太、张樵